入口之争-创新交易者的鸿鹄之志

八爪鱼区块链
八爪鱼区块链 得得号

2019年04月04日 用有趣的方式传递有料的观点,在区块链的大海中做一条有思想的鱼

摘要: 在未来交易平台的竞争中,谁拥有更多的意见领袖,谁将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世界如此之新,一切尚未命名
-吴晓波

币安、OK、火币三方已成鼎足之势,

想要挑战他们的江湖地位,谈何容易?

这个行业,真的还有机会吗?

01. 三足鼎立,谁能撕开一道口子?

交易平台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牛市之中,手握上币权,高居食物链顶端,一言九鼎,万人朝拜。

熊市之时,百业萧条,人人蛰伏,独独这里,通宵达旦,永不停歇。

这里是各路资金的聚集之地,

更是天下交易的汇聚之口。

恰似有人调侃,

时下的币圈,可以没有用户,但一定不能没有投资者。

1.1 三个巨头

自从2010年5月,佛罗里达州程序员Laszlo Hanyecz用1万比特币购买了价值25美元的约翰棒披萨优惠券,

比特币拥有了第一个公允汇率:1个BTC=0.25美分

2个月后,全球第一家比特币交易平台诞生,它就是“门头沟“(Mt.Gox)。

转眼9年过去了,

比特币的疯长,ICO的兴起,监管的介入......

交易平台行业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生长成了一片原始森林。

依照CoinMarketCap的统计,

2017年,全球交易所增长到4000多家,

而到了2019年3月,全球交易所数量已经达到16744家。

这个数字有多可怕呢?它甚至超过了全球数字货币的总量。

截止2019年3月,全球数字货币一共才只有2136种。

野蛮生长带来的是无情的弱肉强食。

在这庞大的数字货币交易行业中,

前20名的头部交易所占据了80%以上的交易额,

而占据头三把交椅的就是币安、OKex、火币。

任币价涨涨跌跌,众交易所起起灭灭,

三巨头依旧是,我自岿然不动。

人们开始觉得,交易所行业天下已定,

但是,币圈从来不缺挑战者。

1.2 FCoin的进击

2018年6月,FCoin诞生,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

凭借着交易挖矿的模式,Fcoin 用了15天,24小时交易量就超过了 OKEx+币安+火币等 6 家交易所之和。 

一时间,币圈震动,看客雀跃。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当巨头们真切地感受到交易量下降带来的切肤之痛,

巨头们立刻坐不住了。 

赵长鹏说:把水搅浑,弄死它。

何一说:烧钱这个事儿经验比我丰富的也没几个了。

张健说:我个人欣赏赵长鹏,FCoin今日开放BNB交易。

一时间,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

OKEX宣布,支持100家“交易即挖矿”交易所。

币安宣称,启动1000家的数字资产交易所联盟。

FCoin置之不理,启动了币改试验区,将触手伸向了传统企业的增量市场。

既然彼此争夺的是同一块蛋糕,便注定是你死我活的较量。

最终,FCoin没能撼动三大巨头的头部地位,

几近失控的FT把FCoin拖入了泥沼。

1.3 谁能撕开一道口子

未来,究竟谁能打破三足鼎立的格局呢?

是去中心化交易所,还是基于SaaS的云交易所?

是聚合交易,还是合伙人计划?

大家都在试图用各自的方式从交易平台的壁垒上撕开一道口子。

那么,交易平台的壁垒究竟在哪里?

是用户吗?

不是。

对交易平台而言,用户难有忠诚可言,

哪里安全,哪里便捷,哪里能赚钱,便会去哪里。

而用户手中的资金更是如此。

钱如水,水无形,

来时势如破竹,去时摧枯拉朽,

沟渠不够深,水只会肆意流走。

那么,是交易深度吗?

现在是,但很快就不是了。

交易深度一直是各个交易平台关注的核心指标,甚至是核心竞争力,

但这一指标的作用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随着聚合交易的慢慢崛起,

跨行交易正在成为可能,

更不要提去中心化交易所在未来的想象空间。

未来,不管是谁撕开了这道口子,

创新,是唯一的途径。

02. 交易创新者的野心

交易平台为什么是兵家必争之地?

很简单,因为它是一切交易的入口。

且看互联网行业,

微信独占了社交的入口,

滴滴独占了出行的入口,

小米华为争的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

阿里腾讯争的是移动支付的入口,

每一个巨头的崛起,都源自于一个入口的诞生。

在数字货币交易行业,

目前,币安、OKex、火币占据着数字货币交易的主要入口。

但是,交易平台的竞争是没有尽头的。

为什么三大交易所几近垄断却仍在不断尝试新的玩法?

因为当下,这是一个没有护城河的行业。

现在的交易所太重了。

它要负责融资,

它要负责投资,

它要负责审核,

它要负责销售,

它要负责上币,

它要负责交易,

它要负责撮合,

它要负责清算,

......

它就像是一个有着庞大身躯以及三头六臂的庞然大物,

它看上去无所不能,实则疲惫不堪,

隐藏在背后的是可怕而不可控的管理成本与管理风险。

它在某种程度上,是币圈发展初期的产物,

势必会随着行业的发展会不断完善细化。

就像我们炒股,

看似简单的股票买卖,但实际上,并不是我们和证券交易所直接完成的。

要知道,个人是无法直接在证券交易所开户的,

我们需要通过证券公司,才能与证券交易所和登记结算公司完成股票的交易。

简单说就是,

证券公司:帮我们买卖股票。

证券交易所:帮我们撮合交易。

中登公司:进行最后的交易清算。

三方各司其职,从而确保交易的安全顺畅。

而在币圈,交易所承担了三方所有的职能,

所以当下才会有数字货币交易所这个超级庞大的集权中心。

随着数字货币行业不断的发展,

类似证券公司的职能是否会慢慢从交易所分离出来呢?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猜测。

2.1 马云的黄粱一梦

虽然数字货币券商的模式尚不可知,

但互联网券商却早已有人觊觎。

2015年的蚂蚁金服,

手握移动支付牌照,基金、保险代销牌照,银行资质,

凭借着互联网和移动端的巨大流量,

绘制着一幅金融聚合平台的恢弘蓝图。

基金业务切入了,保险业务切入了,银行业务也切入了,

阿里的金融版图上还缺最后一块拼图,

那就是证券。

一直以来,阿里对资质的争取不可谓不努力。

2015年,蚂蚁金服尝试接入第三方交易系统(同花顺、大智慧等),被监管层明令禁止。

2015年,蚂蚁金服宣布入股德邦证券。

2015年,马云参股的云峰证券提交券商申请,至今未获批文。

2017年,蚂蚁金服收购德邦证券的方案被监管层无限期搁置了。

一切终成泡影。

监管层对蚂蚁金服进入证券领域是有顾忌的,

所以,马云同时尝试了三条路,以获取证券资质,

直接接入第三方交易系统、并购德邦证券、直接申请券商牌照,

但是,三条路都落空了。 

马云最终没能实现他的宏图大志,

他的券商蓝图,也终成黄粱一梦。

但是,在数字货币领域,

一切皆有可能。

2.2 交易创新者的鸿鹄之志

想当年,互联网金融是如何势起的?

当马云高喊:“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时,

有多少银行大咖嘲笑过马云的狂妄?

但是,

当余额宝势不可挡地吸收了数万亿的社会存款后,

当一个又一个金融产品出现在蚂蚁金服的平台上时,

银行们蓦然发觉,这个世道变了。

这就是聚合的力量。

阿里干了什么?

那时的蚂蚁金服还不是银行,

它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降低了投资的门槛。

你不用懂互联网,

也不用懂金融,

你就可以随意选购这些可靠的金融产品,让你的资产升值。

你不必拥有大型公司,

也不必拥有临街店铺,

你就可以为你的网店贷到周转资金。

在这里,

投资不会因为少而被无视,

需求不会因为小而被忽略。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序幕恰恰就是在那时,

随着投资门槛的降低徐徐拉开的。

如今,数字货币交易创新者要想成功,要做的也是同样的事情。

那就是,降低门槛,盘活资本。 

只有封装了复杂,降低了门槛,

才能让普通的投资者得以进入,

只有聚合了资源,盘活了资本,

才能让沉睡的数字货币得以流通。 

当年有多少人,是在余额宝里申购了自己的第一个货币基金,

今天就可能有多少人,在创新平台购买自己的第一个数字货币。

当年有多少人,通过蚂蚁金服投资理财,

今天就可能有多少人,通过交易平台迈入币圈。

3. 谁能成为大券商?

币看一直没有透露即将上线的是怎样的交易模式,

这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是聚合交易?

是链上交易所?

亦或都不是?

币看六年,

做过资讯,做过行情,

做过工具,做过钱包,

做过OTC,做过内容社区,

如今再加上交易,

这数字货币的生态体系倒真是闭环了。

不管币看采取的是怎样的交易模式,

有一个资源,是币看货真价实的竞争力,

那就是币看社区沉淀的KOL大V小V

在未来交易平台的竞争中,

谁拥有更多的意见领袖,谁将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在《人类简史》里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

标致汽车公司是一个著名的跨国汽车企业,互不相识的20万员工可以年产150万辆汽车,

但究竟什么才是标志汽车这家公司呢?

首先,汽车不代表公司,就算把所有的标致汽车都摧毁,公司也还存在,

其次,员工不代表公司,就算一场灾难让所有的员工都罹难了,公司也依旧存在,

再次,股东也不代表公司,股东可以出售所有的股票,而公司依然存在,

所有这些客观存在的事物都不能代表公司。

而这个看上去无坚不摧的公司,只要法官一纸法令强制解散,就会立刻消失。

所以,公司就是我们的一种集体想象

但正是这种虚构故事的能力,让人类得以实现大规模的协作。

同样,这个世界上也没有神、国家、人权、法律、甚至正义,

这些都是我们编出来的故事,

都是我们的集体想象。

只是,编故事容易,让人相信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构建想象的共同体更难。

那些能够获得别人的信任,构建共同想象的人,

后来成为了主教、国王、领导人、创始人,偶像、网红,以及意见领袖......

我们会因为陌生人的推荐而投资房地产吗?

2015年,万达房地产众筹,

年6%稳定收益,7年后万达1.5倍回购。

结果是

10分钟募集资金3000万,

50分钟突破1个亿,

7天共众筹100亿,

其中5亿面向个人投资者发售的份额被秒杀,

因为我们相信,王健林是房地产业的意见领袖。

我们会相信一个软件工程师企图在制造业进行创业的项目吗?

2010年,晨兴资本在种子轮就投资了小米500万美元,

晨兴资本的合伙人刘芹仅仅通过一通长达12个小时的通宵电话就决定投资小米,

因为他相信,雷军是创投领域的意见领袖。

我们会相信一个垂暮之人的投资建议吗?

在美国的奥马哈住着一个老人,今年已经89岁高龄了,

但是每年5月,都有近5万人从世界各地涌到这个小城市,参加他主持的一个会议,聆听他的演讲。

这个会议叫作“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

这位老人就是巴菲特。

他们都是意见领袖。

他们都能影响着他人的投资决策。

过去,我们靠权力整合资源,

后来,我们靠资本收购资源,

今天,当世界变得越来越分散和无序,

“人”,作为一个个体,正在慢慢成为新的资源整合方式。

同样,在币圈,

谁拥有讲故事的能力,谁就能构建共同的想象,

谁能够获得别人的信任,谁就能成为意见领袖。

不可否认,

他们可能是靠谱的创始人,也可能有失败的创业者,

他们可能是客观的解读者,也可能是主观的引导者,

这是硬币的两面,无论我们接受与否,他们都会出现。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他们出现在哪里,资源就会汇聚到哪里。

这些KOL以自己的信用为背书,

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投资理财服务,

也可以为项目方提供承销服务,

当人数足够多,当信任足够强,

想象就会变成信念,

而信念的力量足以影响世界。

最终,这种影响力都会体现在交易之上,

这些人,也终将成为真正的交易入口

 

 

信任,会构建想象,

想象,会聚集资源,

在这个争夺交易入口的时代,

谁掌握了KOL,谁就掌握了产业链聚合的源动力。

世界如此之新,一切尚未命名。

-END-

声明:八爪鱼区块链所有文章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本篇文章的目的也不在于推荐读者买卖任何投资产品、理财产品或服务,也不存在引导读者选择任何投资策略的目的。

(作者:八爪鱼区块链,内容来自链得得内容开放平台“得得号”;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链得得官方立场)

链得得仅提供相关信息展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系作者 八爪鱼区块链 授权链得得发表,并经链得得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链得得微信号(ID:ChainDD),或者下载链得得App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0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