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金庸先生的遗嘱上链,让区块链帮他打理作品...

链研所
链研所 机构得得号

Nov 13, 2018 中国首家研究型区块链垂直媒体,汇聚数字经济之父等全球顶智囊

摘要: 无论是遗嘱上链,还是版权维权,实际上都属于区块链技术在溯源方面的应用。在区块链世界里,事物归属权和真伪性都能得到保障,遇到纠纷可及时上链溯源验证。在提高纠纷处理效率的同时,基于区块链上的数字证据的公信力也大幅提高。

编辑|林可

前言

最近这段时间,不少老艺人去世的消息频繁传来。金庸、单田芳、师胜杰、臧天朔、李咏……曾经电视上的老熟脸,惊闻他们去世的消息,就像看到一个时代宣告谢幕。往后余生,虽然他们再也不会出现在江湖,但江湖永远都会有他们的传说。

金庸去世后,其遗嘱传承问题也备受关注。实际上,每一位名人去世后,他的遗产分配问题都会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像金庸这样的知名作家,除了留下来的实物财富外,还有一系列生前留下的作品也是一笔文化财富。据悉,在金庸逝后的50年内,他的作品仍旧持续获益。

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遗产纠纷案件屡屡见报,传统遗嘱继承的弊端渐渐显露。台湾作家李敖、相声大师侯耀文、香港富豪龚如心等遗产案历历在目,逝者仙去没有得到平静,反而看到了一场场遗产争夺戏码。遗产继承事端多,财产争夺伤亲情。“遗产继承”简单的四个字,却酝酿着无数复杂的家庭纠纷。

从遗嘱的订立到公证,再到保存和流转,遗嘱的真实、安全和保密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而区块链技术以其可追溯和不可篡改性,似乎为遗嘱继承提供了一种新的存证方式。

壹、传统遗嘱漏洞多,争夺大战一触即发

如今大众对于订立遗嘱一事不再忌讳,有一些社会组织甚至推出免费遗嘱的公益服务,其中比较权威的就是中华遗嘱库。近几年来,中华遗嘱库一直致力于普及遗嘱观念宣导,据官网调研数据显示,2013-2017年间,群众认为不必要订立遗嘱的降幅将近53%,越来越多人已有订立遗嘱的意识。

但在研究中华遗嘱库的白皮书过程中,我们发现即使有中华遗嘱库这样强大的第三方公证,还是存在不少的遗产纠纷案件。2013-2017年间,536份生效遗嘱当中有164份遗嘱有调解需求。这相当于每五份遗嘱里面,就有一份是存在纠纷的。

另外在订立遗嘱的注意事项里面,官方也明确表示仅对订立遗嘱的事实行为进行独立见证,不对遗嘱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中华遗嘱库只能协助用户将遗嘱想法以规范书面的形式呈现,并提供遗嘱保管的服务。但其实订立遗嘱并不是写下来就完事了,随之可能产生的一系列的法律问题同样不容小觑,其中发生频率最高就是遗嘱内容的法律效力以及遗嘱的安全问题。

曾经举国关注的侯耀文遗产继承案,侯耀文猝然离世没有遗嘱,空留数千万遗产,导致其家族一度陷入旷日持久的遗产争夺大战,昔日的亲友为了一己利益甚至对簿公堂,让侯耀文逝后足足四年才得以入土为安。有数据显示,生前没有订立遗嘱,家人之间能够友好协商的比例仅占30%,而订立遗嘱,家人能无异议执行的比例也仅占75%。

为什么遗嘱会频频出现问题?其中在于遗嘱太容易被篡改,古有篡改遗诏,今也有遗嘱篡改。遗嘱是人写的,即有被修改的可能性。而被篡改后的遗嘱,怎么验证真伪性?人毕竟不是机器,时隔数年输出的字迹会有所出入也在情理之中。那么在这个条件下,区块链解决的信任问题是什么呢?

如果侯耀文立遗嘱的时候,把这个遗嘱跟所有人都说了一遍。比如,设置一个时间点,把遗嘱复制分发到所有人。这也就意味着,万一侯耀华或者是其他亲友真的想去改,也是改不了的,因为无法更改所有人的版本。所以说,区块链可以实现分布式存储遗嘱,把遗嘱的信息放在所有其他人那里。

此外,遗嘱的保存也会影响到遗嘱的真实性,传统遗嘱保管对物理空间需求大,有效可存放的遗嘱数量有限。中化遗嘱库在北京建立的1600平方木的遗嘱保管仓库,仅可容纳200万份遗嘱,与现实需求仍有差距,且难以满足大体量的异地读取、调用和流转。

贰、遗嘱上链,给遗嘱再加上一把安心锁

遗嘱问题实质上是遗嘱内容真实性以及流转效率的问题。而基于区块链技术,可以将传统的单一的遗嘱登记转变为多节点参与的区块链网络,由人为控制转变为技术控制,从而消除各个环节的信任风险,保障遗嘱数据的真实和可靠。区块链的时间戳、哈希加密等方式,则能帮助遗嘱内容不被篡改。

9月27日,“中经天平司法电子云(真证)”与“中华遗嘱库”的重要基础设施——“遗嘱司法证据备案查询系统”正式上线,今后凡在“中华遗嘱库”订立的遗嘱将再加把“安全锁”。对此,中华遗嘱库管委会陈凯表示:“今后,凡在中华遗嘱库进行遗嘱登记以及保管业务,所有电子证据保全及认证证书、数字证书、可信时间戳证书都将实时上传司法电子证据云,将遗嘱保管在遗嘱库将更加安全。”

其中司法电子证据云即是以开放的联盟链作为平台的信息存储层和基础,链内由授权的记账节点(共识节点)、普通节点(远程节点)、代理节点(接入节点)组成,分别提供凭证管理、身份验证、信息存证服务。

这种开放的联盟链结构通过控制记账节点数量保证了共识算法的速度,对不同参与主体开放不同的权限,在维持平台生态皮平衡的同时,也大大增强了遗嘱信息的安全性,继而以多节点共同记账保证遗嘱不被篡改,最后以多种保管形式的组合保证读取、调用和流转的便利。

区块链+遗嘱,除了可以避免遗嘱篡改情况的发生,还可以降低司法鉴定的难度。传统的遗嘱都是以书面形式呈现的,如果发生了遗嘱纠纷,通常会走笔迹鉴定的司法流程。但有可能样本和遗嘱的时间相距过长,即使是同一个人,笔迹也会有所差异。同时,样本也会受当事人身体状况所影响,人步入晚年,写字容易出现颤抖、倾斜等状况,这些种种因素都大大提高了取证的难度,笔迹鉴定结果最后也经常出现不确定的情况。

一旦遗嘱上链可以大大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在审理遗嘱纠纷案件时,司法机关可以直接从链上下载相关材料进行验证,从而免去当事人繁琐的提交样本流程,并且能够充分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叁、不仅仅是财富遗产,还有文化遗产

金庸先生逝世后,其遗产传承问题也备受关注。对于金庸先生等文化名人来说,给后辈留下的不仅仅是财富,还有他生前写下的一系列经典作品。金庸虽然离世了,但他的作品仍然在产生价值。我国对作者利益的保护期计算至作者死亡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也就是在未来50年,金庸的作品仍然在挣钱,如果有人想翻拍《天龙八部》《神雕侠侣》等作品,依然需要支付高昂的授权费用。

金庸一生总共写了14部武侠小说,全球发行量超过3亿册,相关的影视作品超过100多部,根据小说改编的游戏也已经超过30部,金庸可以说是中国小说界的第一IP。2010年,金庸小说再次出版,金庸版税收入超过350万,位列当年作家财富榜第12位,被誉为文人致富的典型例子。

作为一名作家,版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金庸就十分注重版权的保护,并开创了早期中国版权维护的先河。金庸对版权的维权之路,在2013年最为轰动,金庸联合完美世界和畅游两家公司,组建独立的维权团队,在半年内成功让一百款侵权手游下架,成功维权获赔千万元。同时,在2015年金庸诉江南案中,作为“中国同人作品第一案”,为原本处于版权灰色地带的同人作品划清了法律界限。

每年关于版权纠纷案件的数量都非常高,这种案件处理起来比较困难,案件时间跨度非常大,即使像金庸这样的名人,有专业的维权团队打理,他的诉江南案也历时三年之久,在今年8月才得以结案。还有更多的像2015年的“琼于案”、16年的“郭敬明侵权案”等经典案件,都是经历长时间、多次过审才得以结案。

在创作门槛不断降低的当下,从自媒体到博客,以及抖音等视频平台,人人都在创作,创作即有版权。在内容生产成本日渐低廉的今天,版权纠纷案件的发生数量也大大提高,如果仍按照传统的处理方式,恐怕这些案件都不知道得打到猴年马月。那么,区块链技术能在版权维护中发挥到什么作用?

版权维护的痛点在于如何解决作品归属的问题,如果用区块链技术将作品上链,可以解决版权归属,涉及作品侵权就进行溯源。如此一来,便能为作品提供权属证明,缓解现行机制下版权或专利申请流程耗时长,效率低下的问题。

具体而言,区块链能够记录作品产生的痕迹,当作品被侵权时,上链的数据可作为初步证据。过去,作家们经常是把写好的初稿寄给出版社,如果作品反响好,吸引更多的游戏商和影视商开发作品,然后和作家协商合作,赋予一定的版权费用获得作品的使用权。

在整个过程中所有行为都是上链的,分布式存储解决了版权确权问题,链上的时间戳可以作为数字证据预防作品被侵权。同时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的特性也可以保证数字证据的安全和可信性,其次,其编程的智能合约保证了区块链上的文化资产拥有极大的流动性。

在创作门槛日益降低的当下,如何保障内容生产者的既得收益,是一本难念的经,但也是内容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如今市面上关于区块链+版权的应用产品越来越多,例如纸贵、原本、亿书、未来版权、阅链中国、版全家等企业崭露头角,其中不少已经获得资本青睐的。与此同时,还有更多的创业者以此为创业方向争相涌入。

结语

无论是遗嘱上链,还是版权维权,实际上都属于区块链技术在溯源方面的应用。在区块链世界里,事物归属权和真伪性都能得到保障,遇到纠纷可及时上链溯源验证。在提高纠纷处理效率的同时,基于区块链上的数字证据的公信力也大幅提高。

如今我们也看到,币圈和链圈已逐渐分道扬镳。在区块链世界里,比特币不再高高在上,新入场的区块链小白也不甘于被“割韭菜”,仅凭一份白皮书已经不能实现一夜暴富。以技术应用说话,用落地场景说话,才是接下来区块链+的主旋律。区块链的介入也能够给传统行业展开更多的想象空间,为现行的行业痛点提供一丝新曙光。

【版权申明】本文为《链研所》原创稿件,转载请联系guobestcom,并在文章头部注明文章来源,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链研所,内容来自链得得内容开放平台“得得号”;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链得得官方立场)

链得得仅提供相关信息展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系作者 链研所 授权链得得发表,并经链得得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链得得微信号(ID:ChainDD),或者下载链得得App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评论(0

    Oh! no

    您是否确认要删除该条评论吗?

    分享到微信